栏目:深圳保障房    人气:0    日期:2023-01-06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积分入户/居转户 落户咨询

落户咨询二维码  

武汉大学生8折买房西安博士生9分落户,谁在悄悄收割人口红利?

(武汉大学生8折买房西安博士生9分落户,谁在悄悄收割人口红利?)

  近期中央电视台财经节目《对话》中,武汉市长关于武汉大学生零门槛落户,特别是8折买房租房的言论引起了极大的讨论热度,从“抢人大战”到“抢人才大战”传统意义上的二线城市玩法已变。

  ⊥1110⊥

  武汉市长万勇在节目中提到,武汉作为科教大市,在校大学生120万,几乎是全球最多的城市。而每年人才的留存却只有几万,多则10万,庞大的人才流逝一直是武汉市的痛点。

  为此武汉市研究出台了百万大学生留汉工程,经过大量的调研,得出了人才的三个敏感点或者最关心的问题。

  第一收入;第二购房;第三落户;

  为此分别出台了

  1、大学生最低年薪指导标准:专科生4万、本科生5万、硕士生6万、博士生8万。

  2、低于20%购买到保障房和租到租赁房,也就是炒得比较热的8折买房。

  3、落户零门槛,大学生大专生40岁以下,博士硕士不受年龄限制。

  笔者实际上参看几个省特别是传统意义上的二线城市,现在所谓的新一线城市的人才政策,发现形势主义“抢人”现象严重。

  长沙提出五年吸引100万人才的目标;南京将人才分为6类,分别给予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公租房、购房补贴等待遇;成都推出“蓉漂”计划,推行“先落户后就业”,实施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落户制度,对来成都应聘的外科毕业生,提供7天免费入住的青年人才驿站……

  相比武汉的人才政策有非常专业的营销思维,有切实的需求调查,有客户痛点,有一锤定音的方案和执行。抛去最低年薪指导标准和零门槛落户(现在很多省都有这样的政策),在8折购房租房这一块,我们特地咨询了武汉的一些朋友,得到了肯定的回复。

  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拥有武汉市户籍,在武汉创业就业满1年;家庭在武汉无自有住房,且3年内无住房交易记录的,可申请购买1套大学毕业生安居房。

  毕业3年内的大学生,拥有武汉市户籍,家庭(未婚大学生的家庭指本人及父母;已婚大学生的家庭指大学毕业生本人、配偶及子女,不含父母)在武汉无自有住房的,可申请大学毕业生租赁房。

  目前我们还未了解到安居房排队情况,但租赁房700元/月单间,800元/月双人间确实已经有人租到。别忘了武汉的房价均价在2万4,城市的平均租金价格一般都和房价呈正向关系。

  这样的租金即便在当下郑州都是比较吸引力的。

  在报道中资深人力资源公司总监表示武汉市这样的人才政策在武汉企业去外省校招以及常规招聘会的时候对人才都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而目前在15个新一线城市的调查统计排名中,武汉已经大学生首选城市第一名。

  ⊥1110⊥

  在大部分城市鼓励落户,和仅仅推出引进高端人才补贴的时候,更注重人才的城市在2018年或者更早时候已进入2.0的人才政策。

  以离我们最近,城市状况最为相似的西安为例。

  2017年3月1日,西安市“史上最宽松”户籍准入新政策正式落地实施,对户籍准入条件作出重大调整,可概括为“三放四降”。“三放”即放开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落户限制、放宽设立单位集体户口条件、放宽对“用人单位”的概念界定;“四降”即降低技能人才落户条件、降低投资纳税落户条件、降低买房落户条件、降低长期在西安市区就业并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人员的社保缴费年限。

  西安市公安局统计数据表明,2017年全年新迁入西安落户的人口总计25万余人。

  2018年2月1日,西安户籍新政再次升级(被称为2.0版),个人落户一站式全办结,通过学历、人才、投资纳税落户的,即便是落在集体户上,也可同步完成举家迁入。3月5日,网络“掌上户籍”绿色通道正式运行,即凭学历落西安社区集体户,只需通过网络“掌上户籍室”提交资料即可。

  户籍新政2.0版最大的亮点是门槛更低、流程更优、限制更少、效率更高,将学历落户、人才落户(高级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的审批权、制证权,从窗口、派出所、分局、市局逐级审批下放到第一线,所有个人落户申请均可在户籍窗口进行“一站式”办理,当场办结。

  如果我们将落户视为一项服务的话,西安市已经在优化流程无限,提升用户体验方面遥遥走在了其他竞争对手的前列。

  抢人才突出的是一个“抢”字,前段时间火爆网络的女博士9分钟落户西安,即便是政府形象的事件营销,也可以看出来西安在“抢人”上下了一番功夫。

  最新数据表明,自2018年1月1日至3月9日,新落户西安的人口总数达14万人,仅两个月落户人数接近去年2017年的60%。

  和武汉相同,西安也是科教大市,作为中西部核心城市,西安在过去培养了大量的高端人才,然而因为城市经济发展,就业限制等原因,人才的流逝现象亦非常严重,这是过去西安的一大痛点。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的朋友告诉笔者西安公安局户籍部门已经开始针对各高校大学毕业生做像校招一样的宣教,呼吁留在西安。你能想象郑州市公安局户籍部门在郑州大学组织各毕业生宣教,呼吁留在郑州么?

  行动只是思维一角,但谁更重视人才可见一斑,抢人大战早已开始,有人已提炮上阵,还有人在后台磨枪打盹。

  ⊥11

    诸如武汉,西安这样疯抢大学生,疯抢人才的城市到底是在抢什么?

    过去很多人说这是“韭菜运动”,很多城市的高速发展都依赖于暴力简单有效的土地经济,房地产还是建立在一定的供需之上。西安我们按照过去的城市发展情况,人口问题也比较大,我们一度判断西安的可投资性比较差,事实上西安过去房地产一年的迅猛发展不仅与拆迁有关,更与户籍政策和人才引进有非常大的关系。

    留住一个年轻人就是留住一个家庭,一个家庭最少一套房子的逻辑也没毛病。

  但仅仅是这样,有点片面。

  换一种角度,这是二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在争抢的第二波人口红利。

  中国近几十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世界“奇迹”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人口红利”。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优势已经使我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富士康的成功就是最典型的缩影。其中河南一直是中原地区的劳动力大省,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很多城市输出劳动力资源。

  这是第一波人口红利。

  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开始预示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今后随着老龄化加剧,中国的劳动力供应将会由结构性的相对短缺走向绝对短缺。

  伴随劳动力人口红利消失的同时,时代在变化。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樊秀峰认为,我国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依赖的是廉价劳动力,也就是第一次人口红利。目前,我国更多转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大专以上的人才占比越高,享有的人口红利肯定会越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目前各个城市争夺的,其实是第二波人口红利”。

  第二波人口红利用人才红利的说法应该更加贴切。

  人才的争夺分为推、拉、留。

  在2017年长征5号发射失利的时候,网上流传过一个段子“位于北京的航天人,连房子都买不起,如何安心工作”,引起一片哗然。但这也正是这个段子反应出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超高的房价正在逐年逼走大量人才。毕竟地域之间的收入差距,和房价之间的差距相比,不值一提。

  一线城市的人才被推出去了,这些新一线城市怎么拉过来?又同时将自己的人才留下来,防止被拉走是每个城市管理者需要贴心思考的问题。

  新的时代竞争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移动决定了资本的移动。比如郑州一直找不到一家一线的互联网公司,没有优质的人才土壤,而没有一线的人才土壤,也缺少互联网公司来郑创业或者发展。

  ⊥1110⊥

  对于河南省最具有代表性的省会城市郑州来说,需要走的路也很长。

  2017年11月23日,郑州召开“智汇郑州”人才新政发布会,正式公布“智汇郑州”人才工程“1+N”政策体系。这也被称为郑州史上“含金量”最高的人才新政,包括中专以上毕业生“零门槛”落户、三年内向符合条件的就业创业者发放每月最高1500元的生活补贴、向符合条件的在郑首次购房者发放最高10万元的购房补贴等。

  但从观察角度来看,结果未必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优秀。

  我们前段时间做了一个郑州校毕业生的流向做了抽样调查。

  郑州大学2017届三个文科类毕业班,毕业生人数157人,离开郑州市前往外地工作的人数有74人,占比47%。

  河南农业大学今年的一个毕业班,班额68人,离开郑州市前往外地工作的有42人,占比62%。

  在抽样调研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师范学院、郑州航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包含文理工等学科8个毕业班中,34%的毕业生流向外地。

  更尴尬的是用人力资源的说法是一大部分留守郑州的大学毕业生主要是因为和其他城市的毕业生相比竞争力太弱。

  西安、武汉高校众多,而郑州只有一个211,基本上都是靠省内政策倾斜和全省人口红利支撑,对省外人才的吸引力有限,而省内最后培养的人才又留不住,这才是痛中最痛。

  大学生初次就业之后,城市感情这一块显性作用比较明显,一般没有太大像北上广一样的生存压力的话,留守初次工作城市的可能性非常大。

  2017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95万。2018年将更多,郑州又能获得多少人才?

  栽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

  一味的引凤凰,没有梧桐树,才是当下郑州最大的软肋。

  世界上很多事情的成功都并非偶然,冥冥中有其绝对逻辑,对于一个拼命汲取发展的城市也是这样。

  郑州发展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一线城市,需要思考的还很多。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常见问题解答/ Problem solution

深圳7月份社保又上调了,今年涨得不多,看一下各档次的缴费比例
社保缴纳在当前是非常重要的,确保公司的稳定发展,也需要提升员工的综合工作动力,都会有自己更加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当然在员工社保缴纳的过程当中,也需要有自己更加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完善了自己公司的专业服.........
深圳中考你必须知道的,为什么非深户考生录取线会比深户多45分
根据深圳教育局近几年的统招录取情况,我们看到,在末位普高布吉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上显示,非深户与深户的录取分差比较大,一般为45分左右,其他学校由上至下为几分或几十分不等。有的朋友产生了误会,认为非深.........
深圳市户籍员工,办理退休时要提供什么资料?
问:本市户籍员工,办理退休时要提供什么资料?答:(1)深圳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养老金申请表;(2)申请人身份证件;(3)申请人居民户口簿;(4)委托他人代办的,提供代办人身份证件和授权委托书;(5).........
企业老总为入深户心急如焚,一条政策解决没学历大龄入户难题
深圳积分入户,近几年人才引进业务申报材料及申办流程一直在简化、优化,但这句话是有针对人群的,主要是针对有学历有社保的人员,特别是对于有学历的应届毕业生,直接实行秒批。对于那些学历不够的,那流程就麻.........
2022年7月起,深圳医疗、生育保险缴费基数,公积金基数调整
小伙伴们,注意啦~2022年度深圳市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缴费基数和待遇偿付基数以及公积金缴费基数调整都有调整!1、据市统计局最新数据公报,深圳市上年度(2021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元。自2022.........
深圳VS非深圳户口如何建档|看这篇就够了
准妈妈在什么时候建册呢?在怀孕6-12+6周(按末次月经第一天算),最晚不超过12周,孕早期是评估母亲身体状况、核对孕周、指导整个孕期保健的关键时期。深圳户口建册建档:1??生育登记证明提前在粤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