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深圳社保    人气:0    日期:2023-02-17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积分入户/居转户 落户咨询

落户咨询二维码  

新生儿医保如何办理?看病、打疫苗,还能用父母医保卡支付

(新生儿医保如何办理?看病、打疫苗,还能用父母医保卡支付)

  准爸准妈们注意啦!新生儿也有医保,尽早办理多报销1笔钱!还能绑定父母的医保账户,宝宝看病、体检、打疫苗等,可以直接用爸妈的医保卡支付!

  因为医保是属地化管理,保叔这里均以福建省为例,快来看看如何办理吧!

  1、什么时候办理?

  ①福建不含厦门

  新生儿出生90天内参保缴费的,从出生之日起享受当年医疗保险待遇;

  新生儿出生90天后参保缴费的,从缴费次日起享受当年医疗保险待遇。

  ②厦门

  新生儿出生后3个月内参保的,参保次月缴费到账的,待遇可自出生之日开始享受;

  新生儿出生3个月后参保的,参保次月缴费到账的,待遇可自参保当月1日开始享受;参保次月未缴费到账的,待遇可自缴费到账的当月1日开始享受。

  ()

  根据以上规定,新生儿出生后的90天内办理医保参保缴费,从出生那天起的医保费用都可以报销,相当于宝宝一出生就有保障!

  2、怎么参保缴费?

  ①福建(非厦门地区)

  新生儿要先上户口,再办理医保参保和缴费;

  ②厦门

  可以在宝宝出生后就办理「预参保」,这样出生后就能刷儿童医保码报销。上户口后,再办理新生儿关联参保,补办医保卡。

  为新生儿办理医保,宝宝和父母的户籍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以泉州为例

  新生儿户籍为泉州市、或户籍不在泉州市,但父母在泉州参加基本医保的才能在当地办理新生儿医保。

  福建省各地市的规定不一样,具体如下:

  新生儿参加的医保类型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享受的医保待遇和大人一样。

  由于福建省各地规定都不同,因此各地市的新生儿医保的办理指南和报销标准也不一样。文章篇幅有限,新手爸妈(准爸妈)们可以添加小幸福领取和咨询。

  按照医保的报销规定,宝宝生病、住院,新生儿医保可以报销一部分费用,另一部分还是需要自费的。

  但是自2020年7月1日起,福建省实现了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只要新生儿的父亲或母亲是职工医保,就可以加入家庭共济账户,共享父母的个人账户余额。

  父母将个人账户超出2000元的部分划入家庭共济账户,用于支付宝宝看病、打疫苗、体检的费用,不需要再掏钱!

  除此之外,家庭共济账户还有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保费、购买商业补充保险等功能。

  ()

  大家好,我是保叔,如果还有疑问,私信保叔。欢迎点赞!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常见问题解答/ Problem solution

2020年深圳积分入户的标准
2020年深圳积分入户的标准,深圳积分入户主要满足一百分即可入户。1、非全日制大专加60分,非全日制本科加80分。2、社保分五险,养老保险一年3分,其它4险一年各一分。2020年深圳积分入户的标准.........
深圳小孩上户口流程?
深圳小孩上户口流程.mp31:59来自法妞问答深圳新生儿入户具体流程:(一)婴儿监护人持申请材料到其常住户口所在地派出所进行申报并现场摄像。双(多)胞胎和国(境)外出生婴儿申报的,申请人需到场面视.........
深圳户口人社局举行听证会,主要是讲了哪方面入户问题
深圳市人社局在深圳人才园举行了十四五听证会#关于《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入户意见和建议,听证会2021年11月26日14:30在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8005.........
2017年深圳入户即开办,你会遇到这些问题吗?
近期很多小伙伴们向小编反应之前听别人说迁户口非常简单资料都是一样的可后来自己办的时候就遇到很多问题自己跑断腿也没办下来下面小编搜集了一些入户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帮到小伙伴们一、我的毕业证遗失了,该怎.........
2022年办理深圳户口需要哪些条件?符合条件的抓紧
2022年新政策意见稿已经发布,今后落户深圳的门槛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在新政策还未正式实施之前,我们依旧是沿用之前的,但是根据不同人员的情况,我们还是需要抓紧时间,否则错过最佳的办理时机你会后悔的。.........
各地留人就地过年新招:苏州落户加15分,合肥经开区每人补贴2千元
作者:卜羽勤,实习生杨宇昕人社部等七部门近日印发通知,鼓励引导农民工等务工人员留在就业地安心过年。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1月25日,全国已有30个省(市、区)提出了"就地过年"的倡议。现.........